2025.07.11
阅读量:
从古都西安到浪漫法兰西
“万物皆有其时,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绽放节奏。” 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2021 届毕业生姚明亮,作为首届中法班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,凭借卓越的编程实力与敏锐的国际文化感知力在职场崭露头角。而 “按自己节奏走下去” 这一信条,正是他稳步成长的关键所在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精彩成长之路。
从301教室到法兰西:语言与代码的双重修炼
回望在西安欧亚学院的时光,法语的韵律与篮球的跃动,始终是姚明亮记忆里最鲜明的印记。每天清晨,301 教室回荡着他和同学练习法语发音的声音;课堂之上,老师们不仅教授语言知识,更传递着法国文化中浪漫与严谨并存的特质,让这份语言学习更添厚度。而篮球场上的热血时刻,则成为他释放学习压力的出口。
中法班的培养模式着重强调跨文化思维的融合。姚明亮在陈宏老师于编程基础及全栈开发领域的教学引导下,逐步形成了技术与文化兼具的双重优势。这一优势在他于 BPCE 银行工作时发挥了重要作用,使他既能以法语精准理解业务需求,又能运用代码实现相应逻辑。
至暗时刻的微光 在坚持中寻找节奏
“按自己的节奏走下去”—— 这句信条诞生于姚明亮在法国求职的低谷时期。临近毕业,他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求职与办理工作签证的双重挑战。在这种艰难处境下,他拒绝了父母的经济援助,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了下来。当签证压力与生存困境交织,每一份简历换回的零星回复让他顿悟:节奏并非盲目坚持,而是在直面问题时不断调整策略,直至找到破局的关键。
从校园项目到银行核心系统:实践中的破局与融合
在BPCE银行,姚明亮经历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。法国企业偏爱成熟技术栈,他需用原生Swift开发而非追求新兴框架;敏捷开发流程,让他初尝“慢即是快”的哲学。但正是这种差异,促使他主动融合中法优势——用中国程序员的高效方法优化流程,同时吸收法国团队在架构设计上的严谨态度。如今,他已能主导银行核心系统的模块开发,用代码搭建起连接两国金融需求的桥梁。
给学弟学妹的信:做“π型”跨界人才
作为 “过来人”,姚明亮建议欧亚学子培养 “π 型” 能力结构 —— 一竖代表技术深度,一横代表跨界广度。在 BPCE 银行工作时,他不仅需精通 Swift 开发,还需理解欧盟金融政策;比如用 “转账流程” 来深入浅出地介绍各层级银行系统架构,帮助非技术同事快速理解技术框架。此外,他特别强调通识课程的价值:“批判性思维让我敢于质疑需求,人文素养则让我在跨文化团队中更懂得共情。”
从西安欧亚学院到法国 BPCE 银行,姚明亮的故事是技术人全球化叙事的生动注脚。他以代码为笔,在中法合作的舞台上书写职业华章,更以亲身经历证明:真正的国际化人才,是在文化碰撞中保持自我节奏,用专业能力搭建沟通桥梁的探索者。正如他所说:这条路还没走完,但只要一直在走,终点的风景终将属于每一个坚持的人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