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7.07
阅读量:
还在为“我待学生如初恋,学生虐我千百遍”意难平?精心准备的讲授,台下却反响平平;明明教学目标清晰,学生却似乎“带不走”核心知识……针对这些老师们普遍存在的困惑,6月20日上午,马丽华老师结合她自己的教学案例,向分院的老师分享一个全新的视角——像打造“爆款产品”一样去设计课程。
这种理念借鉴了互联网产品设计中“以用户为中心、追求极致体验、敏捷迭代”的思维精髓,可以帮助老师们更科学、更有效地达成教育的初心:让学生真正受益,让学习真实发生。
01
理论环节:
产品设计思维
将产品思维应用于课程设计,核心的转变在于老师的身份和理念的转变:课堂上没有“讲师”,只有“知识产品经理”。作为知识产品经理,核心任务是确保学生能高效、愉悦地达成学习目标,并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。课程即产品,教学目标即产品交付,而学生体验则是产品的生命线。
当老师开始用“知识产品经理”的思维去设计课程,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,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收获,并非遥不可及的天赋,而是可以学习、可以实践、可以不断优化的科学与艺术。参照产品经理的四步工作法,马老师也介绍了课程设计的优化指南:
深度“用户”洞察
学情分析是关键
核心问题:我的学生是谁?他们为什么“需要”或“可能抗拒”这门课?他们在学习旅程中会遇到哪些“坑”?
实用工具包括:学生用户画像、学习旅程地图、KANO需求分层模型(痛点、爽点、痒点)。
定义清晰“价值主张”
教学目标的新表达
核心问题:我的课程,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独特且重要的价值?如何让他们真切感受到?
价值公式(可供参考):
课程价值 = 功能价值 + 情绪价值
学生获得感 = (功能价值 × 达成度) + (情绪价值 × 感知度)
功能价值:学生最终能掌握的知识、技能、核心素养(这是根本,对应教学目标)。
情绪价值:学习过程中的感受。有趣吗?有挑战的乐趣吗?有成就感吗?感到被尊重和联结吗?(别小看这个!积极情绪是高效学习的催化剂)
精心设计“解决方案”
教学活动即产品功能
核心问题:用什么“招”(内容、活动、互动)能有效满足需求、传递价值、解决痛点/制造爽点。
小步快跑,敏捷迭代
教学实施与优化
核心思想:不必追求一步到位, 先做“最小可行产品(MVP)”,快速验证,持续优化。
02
实践演练:
爆品课堂的MVP设计
耿菲老师发言
李娜老师发言
陈丽萍老师发言
马老师引导参与的老师“作为课程的产品经理,设计你的产品(1 门课 /1 堂课)”,老师们分小组,热烈讨论,用彩笔设计着自己的爆款课程。其中,耿菲、李娜和陈丽萍老师积极分享了自己的“课堂产品”,引发了老师们积极的讨论和发言。
教育是“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”的旅程。 在欧亚,希望大家都做“平凡世界里的一束光”,温暖自己,照亮他人,做积极幸福的教育者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