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4.11
阅读量:
“事在人为,休言万般皆是命”这是徐锦康同学的座右铭,对他来说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,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,不留遗憾。徐锦康同学积极进取、沉稳坚韧的品质,是每一个追逐梦想的年轻人的缩影,让我们一起走进徐锦康的日常,走进他的世界。
1
时间有序,自律为翼
Journalist's Day
相较于紧张忙碌、节奏紧凑的高中生活,大学生活最显著的变化就在于时间的自由度大幅提升。进入大学后,没有了时刻督促的老师,也没有人会替你做出选择,一切都需要自己去规划和安排。面对这样的转变,徐锦康同学迅速调整状态,将自己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有条不紊。一方面,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,清晨 6 点,当许多同学还沉浸在梦乡中时,徐锦康已按时起床。长期坚持早起的习惯,不仅让他的身体充满活力,更让他在课堂上能够全神贯注、认真听讲。这份自律,不仅提升了他的学习效率,更让他在面对挑战时充满自信。另一方面,他能够充分利用两节大课之间的空暇时间,提前预习即将要学习的内容,或者完成一些课堂作业。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去挤,总会有的。” 徐锦康深谙此道,他通过合理利用这些零碎时间,及时巩固所学知识,牢牢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。
2
破难有方,补短有道
Journalist's Day
面对复杂的编程课,徐锦康同学的方法是多动手,可以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尝试自学,多加练习就能慢慢掌握。对于不太擅长的英语,徐锦康同学会用百词斩等软件为自己设定目标,每天打卡及时温习单词,同时他非常喜欢外教老师的英语课堂,在课堂上积极参与,课后也会做一些阅读练习。
当被问及遇到失败和困难时的应对之策,徐锦康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。他坦言,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,在这种情况下,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。他常以 “天塌下来有高个子的人挡着” 这句幽默的话来宽慰自己,让自己保持乐观。他善于控制情绪,不会让负面情绪长时间影响自己。每当遭遇挫折,他会选择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调整状态:有时会吃点喜欢的东西,用美食慰藉自己;有时会出去走走、跑跑步,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释放压力;有时则会选择独处一会儿,放空自己的思绪,待心情平复后,那些曾让他困扰的事情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应对了。
3
兴趣为帆,社团逐梦
Journalist's Day
在大学社团招新的热闹氛围中,徐锦康同学凭借着对科技的浓厚兴趣,加入了大学生科技协会。社团里,主席和部长们为成员们提供了丰富的比赛资源,给大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。徐锦康同学主动出击,积极联系并努力争取,在张党锋、赵定坤和任璐等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一步步带领下,不断进行尝试,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大胆地付诸实践,磨炼动手操作能力,最终和学姐学长一起获得了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大赛的优秀奖。尽管他觉得成绩尚有提升空间,略有遗憾,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能在大一阶段就积累了宝贵的比赛经验。同时,他也非常开心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,大家一起探讨、一起进步,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
4
理想为灯,未来可期
Journalist's Day
徐锦康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着极为明确且条理清晰的规划,他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java工程师。近期,他计划在学完面向对象程序开发设计后,独立开发一些项目,目前已初步形成构思。他还将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大二阶段的重要目标。
徐锦康已坚定地选择了考研之路,对于考研准备,他已有自己的侧重点,正有条不紊地朝着目标迈进。相信在理想的引领下,他定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-END-